工作动态

【中国青年报】国内首部《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发布 专家合力破解黑土地“增肥密码”

日期:2021-07-1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韩荣【字号:

  黑土地变“瘦”了。

  “黑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在东北地区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黑土地的肥沃。然而,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布国内首部《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近60年,东北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下降了三分之一,部分地区下降了50%。1980年到2011年,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旱地土壤有机碳唯一表现为下降趋势的地区。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又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白皮书》表明,20世纪以来,东北黑土地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阶段,因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黑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问题,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产量的稳定。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李秀军在《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现阶段东北黑土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耕地增速放缓,森林面积增加;坡地开垦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元素衰减;土壤结构改变与蓄水能力下降等五个方面。

  “简单来说,黑土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变‘薄’、变‘瘦’、变‘硬’了。”李秀军解释,不合理垦殖和耕作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那么,该如何帮助黑土地“增肥”呢?

  李秀军表示,黑土地治理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科技工作者以及农民等多方共同努力,但其根本途径还要依靠科技创新。目前,保护性耕作是促进黑土地土壤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技术。

  据介绍,保护性耕作是指“减少土壤扰动和保证在播种后地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和种植管理措施”。

  李秀军介绍,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先行区,目前推广应用了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梨树模式”“龙江模式”等技术模式,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白皮书》显示,中国科学院在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开展10余年的秸秆覆盖免耕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显著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增加了土壤养分积累,提高了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但阻控黑土地退化还有赖于科技创新”,李秀军坦言,我国黑土地科技创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秸秆生物处理、肥料技术创新、农业智能化生产水平、现代黑土地监测体系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只有依托科技创新,才能“用好养好”黑土地。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在《白皮书》发布会上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花生相较于一般农作物种植收益高,也是东北西部地区农民种植较多的农作物。到秋季收获时,农民必须通过翻土才能收获花生。春天干旱多大风,翻土会加剧土壤的丢失,一块种植花生的土地会由于春季风蚀损失5——10厘米表土层,如果常年种植对于土壤会产生很大的损耗。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法律规范和宣传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黑土地保护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用和养的问题。通过制定一个标准来规范土地种植保护,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把土地用好、养好。”关义新说。

  “农民依赖于土地,靠天吃饭决定了必须追逐当年的土地产出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就可能会导致了土地承载力出现透支。黑土地治理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单纯地依赖农民或者科技工作者是相对乏力的。”因此,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来永才认为,打破农民原有的生产习惯问题,让农民意识到土地保护的重要性还要加强配套政策的保障,帮助农民把目光从近期、中期的短暂利益转投到中期、长期的利益。

  “在政府层面上应该考虑给予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特殊政策。”来永才说。

  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是目前黑土地保护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李秀军表示,目前我国黑土地科技创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如何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好的技术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农民就会改变原有的生产习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技术。因此,提升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及提高技术的示范到位率,对于黑土地保护十分必要。”李秀军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