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以鱼养水、以渔脱贫”水生所在六盘水开展生态渔业科技扶贫活动

日期:2018-09-04

|  来源:转载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字号:

 
 

825日,中国科学院扶贫项目“六盘水生态渔业”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与首批生态鱼苗放养活动在六盘水市水城县举行。项目负责人、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家寿研究员、段明副研究员,主要科研骨干李钟杰研究员、王齐东助理研究员等参加了相关活动。 

在水城县副县长王旭、县农业局局长戴顺龙的推动和见证下,水生所与水城县水城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协议确定了以遍布水城县的水库和山塘为渔业转型与生态渔业技术应用示范与脱贫攻坚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在合理利用当地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质的同时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可持续增收途径,达到农民脱贫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 

当日下午,水城县副县长王旭、县农业局局长戴顺龙等与项目组成员来到观音岩水库(约700和万营水库(约300亩),将来自湖北的2000斤优质寸片鱼种(鲢、鳙、鲤、鲫、草鱼)共同放流到两座示范水库中,拉开了水生所在贵州省实质性扶贫攻坚的序幕。 

六盘水是国家连片扶贫区,有1200多座水库,水域资源丰富。示范区水城县境内有建成及在建水库21座,山塘103个。在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农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生态渔业科技资源优势,“六盘水生态渔业”项目将全面调查这些水库和山塘的水环境与生物资源状况,制定生态渔业发展规划,推广合理放养、多种群管理等技术,实地进行技术培训、示范;同时,水城县将以平台公司参与、中科院生态渔业技术支撑的方式,建立技术与生态产业链接机制,通过吸纳贫困户参与渔业养殖、管理等方式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在保障水质的同时,把当地的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打造深度贫困山区生态渔业脱贫样板,更好地保护山水环境,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万营水库放流鱼苗 

 

水生所刘家寿研究员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中科院生态渔业科技扶贫——以鱼养水、以渔脱贫 

附件: